找到相关内容189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白族密宗(4)

    师既至,药灸有效。不幸而师染疾,至五月十八日而终。都元帅以礼葬之于北陵,□□七十有三。师自少义随君亲,流于边地,而终死于先人之墓,诣其素志,亲族以为荣。师诲人以,礼义柢于其心,孝友出于天性,严持禁戒,...〈段苴宝摩崖碑〉,用白文记载了捐田建寺的经过,是现在最早的全部文字用白文书写的碑刻。其作者提大理段氏第十一世总管段苴宝。  最著名的白文碑刻当数杨□的〈词记山花·泳苍洱境〉碑。此碑立于明景泰二年(...

    李东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5949744.html
  • 佛教“业”思想与儒家伦理学

    某一世间以相应的果报出现。“依业轮回”保证了“德、福一致”。  在儒家,孟子的“天爵”、“人爵”说,直接触及“德、福一致”的问题:  有天爵者,有人爵者。仁义,乐善不倦,此天爵也;公卿大夫,此人爵...次二曰不盗,次三曰不邪淫,次四曰不妄言,次五曰不饮酒。夫不杀仁也,不盗义也,不邪淫礼也,不饮酒智也,不妄言也。”[20]  另一方面,《善生经》对“人伦关系的规范”(六伦),更让人直接想起儒家的“...

    张善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4449841.html
  • 德育课本

    早已亡过了。他的后母呢。口里是不说的言语的。他的弟弟名叫象。性子又很傲慢。他们常常想了计策。要谋害舜。舜像孩子般的呼号哭泣。同穷苦的人没有归处一样。并且以为父亲母亲弟弟的种种行为。都是自己的侍奉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4749851.html
  • 黄石公素书注释汇编(2)

    ‘教以德义,能安于众;齐以刑罚,必散其民。若将礼、义、廉、耻,化以孝、悌、,使民自然归集。官无公正之心,吏行贪饕;侥幸户役,频繁聚敛百姓;不行仁道,专以严刑,必然逃散。’  释评:刑法虽然是...【躁静无常,喜怒不节;群情猜疑,莫能自安。】  王氏曰:‘喜怒不常,言无诚信;心不忠正,赏罚不明。所行无定准之法,语言无之诚。人生疑怨,事业难成。’  释评:权力之所以那样具有魅力,是因为无论谁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93050629.html
  •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

    ,而道家则不同,道家始终把人的生命放在首位,且视功名礼仪是非如粪土。老子就认为,所谓仁、义、礼,都是道被破坏之后的产物,他说:“故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,夫礼者,之泊也,而...视为合理的因素为其统治思想服务,而孔子的、孝、节、义思想为当时的统治是再适宜不过的了。因此,儒家思想在秦代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[②]。到了汉代,一向自认“以马上得天下”而鄙视一切儒生的汉高祖刘邦,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0050998.html
  • 论心性

    之所以能够为圣贤,是因为人的恶习被除去了的缘故。《荀子·性恶》中说:   今人之性:生而有好利焉,顺是,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;生而有疾恶焉,顺是,故残贼生而亡焉;生而有耳目之欲、有好...本来就有是说,中国传统文化中,人们将本来具足的称为“性”。《大乘起论》说:“相大,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。”“如实不空,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...

    恒毓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0651266.html
  • 论梁启超《老子哲学》的思想特色

    ”),如《老子》十九章说:“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此三者以为文不足,故令有所属: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。”以及《老子》三十七章“夫礼者,之薄而乱之首”等。但梁启超...(1968-),男,安徽郎溪人,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。南京大学中文系,南京 210093  【内容提要】梁启超写于1920年的《老子哲学》既宣传《老子》返璞归真的人生哲学,又宣传佛家《大乘起论》...

    李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3652046.html
  • 现代禅的戒律观(1)

    是良心的无上命令,如“孝悌”、“仁爱”、“”等等。在伦理学中,在“道德律”之外,有所谓“由习俗形成的法规”,它往往只是对某项职业或某一民族所规定的一些行动规则,而不在良心上构成严格的义务35[35...等五百人在佛灭后要承担起弘扬大乘佛法的使命。   (二)依《华严经》入法界品所载,善财童子参访的善知识里,有不少在家善知识是拥有大批众的。其中,毗目瞿沙领徒一万,遍行外道有梵众十千。   (三)依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3053228.html
  • 永乐大钟历史成因分析

    化民务。”其内容主要是宣扬忠孝观念和因果报应思想,鼓吹“孝弟最为先”,“至孝在忠君”,并把忠孝观念和因果报应结合起来,强调“不忠不孝即为大恶”,“天网恢恢,报应甚速”等等。正像他在该《佛名经》序中...佛的心理和佛教由来已久的影响力及感召力来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:只有自觉地奉行“三纲五常”的伦理准则,维护国家统一、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,才能实现现世的安康幸福和对来世的美好憧憬。  首先,如前所述,...

    高凯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32655422.html
  • 三教平心论

    曰。诗曰。不素□兮。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。孟子曰。君子居是国也。其君用之。则安富尊荣。其子弟从兄。则孝弟。不素□兮。执大于此。今之以佛为师者。默则诚语则善。所到劝人拙恶而趋善其人以此相化克己斋戒。...佛教而藐道教。则彼必尊道教而黜佛教。崔浩寇谦之。而悉诛沙门毁诸经。像谁实召之。故莫若以方便之心。为方便之说。谓佛教与儒教合。则庶不激儒教之怒。谓佛教与道教同。则庶不启道教之争。谓三教可合而为一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83155866.html